- 啟用Thinkpad滑鼠中鍵
在軟體中心裏搜尋並安裝Pointing devices,打開設定,勾選Use wheel emulation,然後button設成2,按OK就行了。
如果用起來覺得靈敏度不佳,可以用以下方法調整- sudo gedit /etc/rc.local
# 游標速度,可調整數值。大為快,小為幔
echo -n 180 > /sys/devices/platform/i8042/serio1/speed
# 靈敏度,最高應為 255
echo -n 250 > /sys/devices/platform/i8042/serio1/sensitivity
# 按小紅點為選取,1 為啟用,0 為關閉。
echo -n 1 > /sys/devices/platform/i8042/serio1/press_to_select - 在桌面左邊的啟動列加入Firefox的profilemanager選項
開啟terminal輸入
sudo gedit /usr/share/applications/firefox.desktop
修改下面那行,在後面加入SafeMode;ProfileManager;
X-Ayatana-Desktop-Shortcuts=NewWindow;SafeMode;ProfileManager;
並在最後加入下面選項
[SafeMode Shortcut Group]
Name=Open Firefox in safe mode
Exec=firefox -safe-mode
TargetEnvironment=Unity
[ProfileManager Shortcut Group]
Name=Firefox Profile Manager
Exec=firefox -ProfileManager
TargetEnvironment=Unity - to be continue...
2011年5月8日 星期日
【Software】ubuntu tips (11.04)
2009年6月2日 星期二
【Software】ubuntu分享資料夾給VirtualBox裏的windows

如標題,首先開啟 virtualbox 裝置 裏的 分享資料夾 選項

如上圖,點選右上角的圖示來新增要分享的資料夾

選好要分享的資料夾,再幫這個分享的資料夾取個名子,如果這個資料夾在下次使用 virtualbox 時還要繼續保持分享的話,就把 永久性建立 鈎選,接著點選 確定 就行了

設定好後就如同上圖一樣,這邊點選 確定 就行

在 windows 裏要使用 ubuntu 分享出來的資料夾的話,先在 網路上的芳鄰 圖示上按滑鼠右鍵,然後點選 連線網路磁碟機

這邊可以選磁碟機代號,接下來點選 瀏覽

選取 VirtualBox Shared Folders 下剛剛分享出來的資料夾,然後點選 確定 就好了,如果確定按鈕不能按,就先點選別的資料夾,再點選要連線的資料夾就行了

一樣的,如果下次 windows 開機還要保持連線,就鈎選 登入時重新連線 ,接著點選 完成 就完成了^_^
2009年5月25日 星期一
【Software】在ubuntu裡使用原來Firefox的設定

在Windows下用習慣的Firefox,在轉移到ubuntu後還要重新設定、安裝 add-on 嗎? 當然不用,只要把 Windows 裏 Firefox 的 profile 複製過來就行了。要怎麼做呢? 首先把 Windows 裏的 Firefox profile 複製到 ubuntu 中你喜歡的地方,然後將 Firefox 的捷徑拉到桌面,複製成一個新的

在圖示上點選滑鼠右鍵 -> 屬性,以開啟捷徑設定視窗

在指命那欄,把它改成 firefox -ProfileManager 然後點右下角的 關閉 按鈕

在點二下剛剛那個捷徑後,就可以看到 Firefox Profile Manager 了,這時點 Create Profile 按鈕來新增一個 profile

這邊就是告訴你一些叭啦叭啦....有的沒的,直接點 Next 就行了

先幫這個新的 profile 輸入一個名字,然後點 Choose Folder... 並選擇你剛剛放複製過來profile的資料夾,選好了後就會像上圖中間那個框一樣,接著點 Finish 就行了

點選你剛剛建好的 profile,然後再點 Start Firefox,等 Firefox 視窗出現,你就可以在 ubnutu 裏使用你熟悉的 Firefox 環境了,不過像有些像是 IE tab 在 Windows 下專用的 add-on,當然是不可能可以用啦~~~
2009年5月23日 星期六
【Software】讓Ubuntu自動掛載Windows磁碟分割

如果在同一台電腦中安裝ubnutu及windows時,在ubuntu作業系統中,windows的硬碟分割並不會自動掛載,每次都要手動掛載,有點麻煩,所以我們就要解決這個困擾。首先先安裝 gparted 以便於查看硬碟資訊,如果你對 Linux 的指令很熟了,這部份就可跳過,不過如果很熟 Linux 應該也不用看這篇了吧。點選 應用程式 -> 添加/刪除 來安裝硬碟分割編輯器

右上角填入 gparted 按 enter 開始搜尋,不久後下面應用程式的部份便會看到 Gnome Partition Editor,勾選後再點擊右下角的 套用變更 按鈕

接著點選 系統 -> 管理 -> 硬碟分割編輯器 以便開啟硬碟分割編輯器

在這裏我們可以看到電腦內的所有硬碟及分割的狀況,右上角可以選擇要檢視的硬碟,基本的硬碟命名規則是,第一顆硬碟是hda,第二顆便是hdb,以此類推依序為hdc、hdd、hde.....,而第一顆硬碟的第一個分割是hda1,第二個分割是hda2,而延伸分割也會佔一個名額,在主要分割及延伸分割先指派完後,才會輪到羅輯分割,所以可以由上圖第三行看到,羅輯分割被指派成為了sda5,這個分割便是我們這次的目標

找出我們的目標分割後,我們要再找出它的UUID,UUID為Universally Unique Identifier的縮寫,ubuntu現在偏好使用UUID來識別系統上的儲存媒體裝置,這裏我們要開啟終端機(terminal)來輸入指令 sudo blkid,接著我們便可以看到各個分割的UUID資訊,上圖圈起來的地方就是我們需要的資料,上面的動作其實只是為了要拿到那個UUID

接著就要來修改 /etc/fstab ,以便開機時能自動掛載硬碟分割,在終端機裏輸入指令 sudo gedit /etc/fstab 來開啟編輯器修改 /etc/fstab 這個檔案。上圖紅框中便是新增的部分,內容如下
# mount selected partition
UUID=60A464FEA464D854 /media/disk ntfs defaults 0 0
詳細的設定可以參考鳥哥的Linux 私房菜,最基本需要知道的,第一個參數是 硬碟分割、第二個是掛載點(它其實就是一個目錄)、第三個是檔案系統(如fat、fat32、ntfs),剩下的就照上面填就行了,共六個參數,各個參數間用空白隔開,以 # 開頭的是註解行

上圖主要的動作是做驗證的動作,以免沒設定好開機時會出問題,大部份都是參考自鳥哥的網站,就看圖照做就行了,指令條列如下,都跟圖裏的一樣
# 再來看看 /dev/sda5 是否已經掛載,如果掛載了,請務必卸載再說!
tycoon@ubuntu:/$ df
檔案系統 1K-區段 已用 可用 已用% 掛載點
/dev/sda3 32685000 2749644 28275040 9% /
tmpfs 513332 0 513332 0% /lib/init/rw
varrun 513332 112 513220 1% /var/run
varlock 513332 0 513332 0% /var/lock
udev 513332 160 513172 1% /dev
tmpfs 513332 200 513132 1% /dev/shm
lrm 513332 2392 510940 1% /lib/modules/
/dev/sda5 104853852 98957880 5895972 95% /media/disk
# 竟然不知道何時被掛載了?趕緊給他卸載先!
tycoon@ubuntu:/$ sudo umount /dev/sda5
# 最後測試一下剛剛我們寫入 /etc/fstab 的語法有沒有錯誤!這點很重要!
# 因為這個檔案如果寫錯了,則你的 Linux 很可能將無法順利開機完成!
# 所以請務必要測試測試喔!
tycoon@ubuntu:/$ sudo mount -a
fuse: failed to access mountpoint /media/disk: 沒有此一檔案或目錄
# 目錄不存在,先建立目錄以便掛載磁碟
tycoon@ubuntu:/$ sudo mkdir /media/disk
tycoon@ubuntu:/$ sudo mount -a
tycoon@ubuntu:/$ df
檔案系統 1K-區段 已用 可用 已用% 掛載點
/dev/sda3 32685000 2749644 28275040 9% /
tmpfs 513332 0 513332 0% /lib/init/rw
varrun 513332 112 513220 1% /var/run
varlock 513332 0 513332 0% /var/lock
udev 513332 160 513172 1% /dev
tmpfs 513332 200 513132 1% /dev/shm
lrm 513332 2392 510940 1% /lib/modules/
/dev/sda5 104853852 98957880 5895972 95% /media/disk
# 最終有看到 /dev/sda5 被掛載起來的資訊才是成功的掛載了!
# 而且以後每次開機都會順利的將此檔案系統掛載起來的!
2008年12月25日 星期四
如何製作Ubuntu LiveUSB
==============全自動版==============

簡單得不得了
到這邊下載製作工具(有中文UI)
照它上面的指示設定好就行了
簡單到不行
==============手 動 版==============

簡單得不得了
到這邊下載製作工具(有中文UI)
照它上面的指示設定好就行了
簡單到不行
==============手 動 版==============
- 下載最新版 syslinux.zip
- 下載並安裝 7-zip , 下面要用 7-zip 來解開 .zip 和 .iso
- 用 7-zip 將 syslinux.zip 解壓縮到 c:\syslinux
- 開啟dos視窗並下指令 cd c:\syslinux\win32
- 下指令把 syslinux bootlader 裝到USB碟:
- 用 7-zip 將 ubuntu-8.10-desktop-i386.iso 解壓縮到 f:\ (f: 是USB碟的磁碟代號)
- 把USB碟中 isolinux 下的檔案全部複製到USB碟根目錄(把 F:\isolinux\ 下全部檔案複製到 F:\)
- 把 isolinux.cfg 重新命名成 syslinux.cfg
- 完成,也蠻簡單的啦.........
syslinux -ma f: (f: 是USB碟的磁碟代號)
2008年11月11日 星期二
製作可多重開機的XP安裝USB碟
- 下載並解壓縮 USB_MultiBoot_10.zip
- 執行 USB_MultiBoot_10.cmd 並按任意鍵繼續 . .
- 選 H) HP USB Disk Storage Format Tool V2.0.6 - NTFS Format
- File system 選 NTFS 後按 Start ,你要選 FAT/FAT32 也行啦
注意:用USB硬碟且有切partition的勿用,它會format整顆硬碟 - Format 完後按 Close 關閉視窗回到dos command
- 輸入 1 出現選擇資料夾的視窗,指定存放XP安裝光碟的資料夾或是光碟機後按確定
- 出現上面視窗,詢問是否要設定自動安裝(安裝時不用輸入選項)
是 - 設定自動安裝選項
否 - 設定半自動安裝選項
取消 - 不改變
基本上選是or否都要輸入設定值,我也不知有什麼不同 - 接下來會出現對話框要你填設定值,依個人喜好把值填進去就行了,在地區選項(時區)那裏,台北可以填入220,完成後會回到dos視窗
- 輸入 2 並選擇目標USB碟
這裏它可能會指出你的USB碟不能用,我也不知為什麼,同一個USB碟,我一台電腦沒問題,另一台不行 - 輸入 x 來啟用Copy LANG / WIN98X功能
這個功能啟用的話它會比不啟用時多copy一些檔案到USB碟裏,我用WinXP SP3加SATA驅動的光碟製作時,不啟用這個功能的話,安裝XP時會出現找不到某些檔案的情形
- 接下來輸入 3 就會開始製作可安裝XP的USB碟,等它跑完就製作完成了
至於多重開機,下集待續.........
參考資訊Install XP from USB, Prepare Bootable USB-drive with USB_MultiBoot.cmd
2008年11月1日 星期六
Ubuntu備份、還原
這裡紀錄的是,怎麼備份用如何把ubuntu 7.04(完整Linux系統,非Live CD)裝入隨身碟中(傻瓜必勝版)製做出來的隨身版ubuntu作業系統
- 備份安裝好的系統
用Ubuntu8.10 CD開機,當然囉,usb碟也記得要插進usb孔裡。在Ubuntu裡把終端機(terminal)打開,切換路徑到usb碟的根目錄下(通常是在/media/(disk label)),直接下指令備份囉~~~cd /media/@CblueC@(disk label)@@
sudo tar cvf /media/@CblueC@disk@@/ubuntu810backup.tar .@CredC@<-句點不要漏了@@
要壓縮的話就加z,如下sudo tar @CredC@z@@cvf /media/@CblueC@disk@@/ubuntu810backup.tar@CredC@.gz@@ .
OK了,就是這麼簡單,上面的disk就是另一顆磁碟的路徑(當然要有另一顆磁碟來放備份檔啊,不然如果可以連上網路的話,放在網路磁碟上也行啦~~~)。上面指令的意思就是把目前路徑下的所有東東複製到指定路徑的檔案中,要還原時也是只要切好partition,把檔copy回去,再重建GRUB(開機系統)就行了
- 還原、重製系統
要重製系統,首先就要先把新usb碟的partition切好。把你的usb接上電腦,然後執行System->管理->Partition Editor用GParted來切割硬碟
如上圖,點右上角從下拉選單裡點選你的目標usb碟,至於怎麼切.....,太簡單了就不多說了,主要就是切一塊EXT3放主要程式,然後再切一塊SWAP來做swap,切好後記得要執行Edit->Apply All Operations,或直接點那個大勾勾套用就行了。
接下來就要來還原之前備份下來的系統檔案了cd /media/@CblueC@(disk label)@@
sudo tar xvf /media/@CblueC@disk@@/ubuntu810backup.tar
要解壓縮檔的話就加z,如下sudo tar @CredC@z@@xvf /media/@CblueC@disk@@/ubuntu810backup.tar@CredC@.gz@@
接著要修改boot menu裡的UUID,UUID為Universally Unique Identifier的縮寫,Linux現在偏好使用UUID、LABEL或symlinks來識別系統上的儲存媒體裝置,其優點跟使用LABEL的理由 一樣不會因為變更硬碟連接順序(/dev/sda1 -> /dev/sdb1)而導致mount point掛錯partition,Ubuntu預設使用UUID辯認不同的分割區。找出某個partition的UUID有3個方式:1. sudo blkid @CredC@<- 建議使用@@
2. sudo vol_id -u /dev/sda1
3. ls -l /dev/disk/by-uuid/
知道放置系統檔partition的uuid後,在終端機程式裡下以下指令sudo gedit /boot/grub/menu.lst
把裡面的uuid都換掉就可以了,簡單吧^_^
如果你不是裝在USB碟裏,而且已經有Windows系統的話,也可以把它加進開機選項裏,把下面幾行加進menu.lst裏就行了# This entry automatically added by the Debian installer for a non-linux OS
# on /dev/sda1
title Microsoft Windows XP Professional
rootnoverify (hd0,0)
savedefault
makeactive
chainloader +1
現在還沒完全弄好喔,先不要急著重開,usb碟現在還不能開機,我們要先重建grub才行,再照著往下做吧......
重建 GRUB 的步驟如下:
開一個終端機程式,可以輸入命令。
執行sudo grub
回答密碼。grub> find /boot/grub/stage1
它會找有開機檔的硬碟分區,例如 (hd0,0),即第一個硬碟的第一個分區。grub> root (hd0,0)
告訴它 linux root 在哪裡。grub> setup (hd0)
安裝 GRUB 在第一個硬碟的 MBR (Master Boot Record)。grub> quit
結束,這樣就完成 GRUB rebuild,可以 reboot 了。
2007年8月28日 星期二
在ubuntu上安裝嘸蝦米

無蝦米安裝程序:
1. 打開 Terminal
2. sudo apt-get update
3. sudo apt-get install gcin (安裝gcin)
4. sudo im-switch -s gcin (下次登入即可使用gcin)
5. 重新登入
6. 打開 Terminal
7. mkdir tmp(壓縮檔裏有很多檔案,先新增一個資料夾來暫存)
8. cd tmp
9. sudo wget http://edt1023.sayya.org/misc/noseeing-6.tar.gz (下載無蝦米表格檔)
a. sudo tar zxvf noseeing.tar.gz
b. sudo cp noseeing.gtab ~/.gcin
c. 重新登入
Updated on 2008/11/01
2007年8月14日 星期二
用 VirtualBox 在 Windows 上安裝 ubuntu

裝 好ubuntu後螢幕解析只能到1024x768,一堆字都糊成一團,不改不行,可是進設定畫面又沒更高的解析可選,再拜一下孤狗大神,bingo~~找到 了,原來只要上additions就行了,可是怎麼弄呢?其實很簡單啦,最新版的VirtualBox裝好後就有內含addition了,只要用"加載光 碟"的功能把"VBoxGuestAdditions.iso"掛上後,然後開個終端視窗,下指令
sudo sh /media/cdrom0/VBoxLinuxAdditions.run all
接著再把
Section "ServerFlags"
Option "Xinerama" "true"
EndSection
加到/etc/X11/xorg.conf這個檔案裏,然後重開
訂閱:
文章 (Atom)